首页 关于我们 艺术展厅 艺术资讯 网站留言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长江-黄河-大海--研讨会·长江-黄河-大海--研讨会·竹清阁画廊·艺术资讯·专题推介

长江-黄河-大海--研讨会
加入时间:2012-4-8 15:22:10


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研讨会纪要
来源:周韶华艺术网 作者:周韶华艺术网 发布日期:2009-01-12

      傅中望(湖北省艺术馆馆长):各位来宾大家好,“周韶华与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我想说的是,能够在湖北省艺术馆举办周韶华先生的个展是我们的荣幸,这次展览能请到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到艺术馆来参加活动是我们的荣幸,得到了这么多媒体的关注支持也是我们的荣幸。今天到会的有全国各地的批评家、理论家、专家、学者,有各界的媒体以及周老师的老朋友,还有关注这次展览的各界人士,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不作一一的介绍,下面有请展览的学术主持——鲁虹先生来主持今天下午的研讨会。

 

      鲁  虹(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大家下午好!在举办“周韶华艺术三部曲”展览之际召开此次研讨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天的讨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可以结合周老师的展览谈谈他的艺术成就;第二可以结合周老师的艺术理论谈谈他在艺术领域独特的建树;第三,可以结合周老师所从事的艺术活动来谈谈他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

 

      美国艺术史家豪·泽曾经说过,艺术史不关心延续,只关心转折。我个人认为周韶华先生就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艺术家。改革开放以来,他不仅在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呼吁改革水墨画的理论文章,还持续地推出了一系列画展,并出版了很多画册。从他的作品来看,既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入画标准、意境构成方式与笔墨表现范式,也为传统笔墨向现代转型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果我们稍作分析,便会发现,他的艺术目标就是在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融合点,进而创造出既有东方文化色泽,又有现代文化风采的新型山水画。而他想要解决的艺术问题则是:努力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东方的章法与西方的平面构成融合在一起。事实上,他所独创的笔墨样式——以大线条、大块面、浓色调和追求整体气势与激情为特征的周氏笔墨样式,还有一系列学术观点,即“全方位观照论”、“隔代遗传论”与“横向移植论”,已经成为中国水墨新传统的一部分,并深深影响了无数的后来者。因此,及时、深入地研究周韶华先生的创作和理论,是非常必要的,而此次研讨会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然,提到周老师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就必须提到他的一系列艺术活动,这三者是融为一体的。大家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湖北美协担任主席期间,一方面创办了《美术思潮》,另一方面还举办了“中国画新作邀请展”与“湖北青年美术节”等一系列的活动,他大力扶植新人,提倡艺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今天大家聚集在一起开这个研讨会,就充分地表达了对周老师的敬意。下面就开始发言。

 

      刘国松(台湾艺术家):我和韶华兄已经有二十五年的交情了,看了这次的展览,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他画面的气魄之大,以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张力,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而除了豪放的大笔触之外,楼上展厅的那些小画也都那么精致,一个画家除了气魄之外,将精致与深度做到这样是非常了不起的。在海外,提到推动大陆现代水墨画发展的人,首先就是“北吴南周”:北边是吴冠中,南边就是周韶华。关于他们两位我有一个比喻:在佛教里面有小乘和大乘,吴先生是小乘,而周先生是大乘。这么多年来,周先生不仅致力于自己的创作,还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刚刚鲁虹先生提到了周先生在八十年代创办《美术思潮》等,这带动了一个新的艺术思想在国内蔓延,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出了一批非常了不起的评论家,像鲁虹、皮道坚、彭德……这些都是推动现代水墨画理论的一批学者。

 

        昨天我和周先生的一批学生见面了,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作者,周老师的的教学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来跟他学,而是多元化的个人发展,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贡献。在这里,我预祝韶华兄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何西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韶华从艺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但是他的名声鹊起是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同步的,他是一个敢于创新、能够创新,而且将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的探索密切结合起来的一个画家。我一向认为文风是反映国运的,画风也是反映国运的,周韶华就是属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哺育出来、培养出来,并且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画家之一。

 

      我不仅仅是从美术界的角度来看韶华的,我们应该把他放在当前世界艺术发展、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定位。韶华是山东人,出生在海边,但又长期生活在荆楚文化的腹地,受楚文化的熏陶很深,所以他有两个故乡,一个是齐鲁、一个是荆楚,这形成了他艺术风格的两个文化源头。他绘画中的气象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也是我们的民族所需要的。我认为在当代中国美术界,像周韶华这样把中国传统山水画推向一个现代的境界的,为数不是很多。江山代有才人出,周韶华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北方文化、南方文化、世界文化所培育起来的一个中国画坛的巨匠,我们应该站在中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给他正确的评价,现在在美术界、文化界对周老师的评价不是过份了,而是远远的不够。实践将会证明、历史将会证明我今天所作的这个论断。

 

      毛时安(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主任、研究员):我认为周韶华先生是中国画和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他以他的作品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这个时代。第一,他对自己作为时代的儿子的角色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大河寻源开始,就一直在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地实践完成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第二,韶华属于那种极少数始终把崇高美作为自己艺术美学追求的人,而这种坚持不懈的追求,使笔墨、语言、形式和所有的艺术样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所以在他的作品里,空间的构架、画面的布局,都给中国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气息。第三是他对大自然和我们伟大先祖的深深敬畏和崇尚。他是长期跋涉在中国的大川雄山之中,陶醉在彩陶青铜等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并把中国的大河大江和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的艺术元素加以整合的画家。在这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他家乡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以及他生活工作的楚地老庄文化的深刻影响。前者使他积极介入担当,后者赋予他一种看取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视角。

 


      最后我想说的是,周韶华先生的作品从感官的层面是表现了他对空间轨迹——从黄河、长江到大海的追溯,但是这个背后却有着更深层的文化承载意义,即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艺术怎样从远古走向并面对未来。他以艺术的形象和自己的艺术方式回答了高更提出的那个困惑着所有现代人的命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从形式和空间上讲,我们是从黄河、长江的源头一路咆哮奔向浩瀚的大海;从文化上讲,我们就是要从远古、从今天、一步步地走向无限广阔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韶华近三十年的创作,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代生活的精神史诗,是一个充满历史况味的伟大寓言。所以对韶华同志的艺术追求,我们确实要像西来同志讲的,要给予高度的肯定。

 

      程  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周韶华先生是影响当代中国美术总格局的一代大家。他的艺术不能只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虽然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他和中国当代美术的整体进程密切相关。周韶华先生在中国艺术界是少有的具有战略性头脑的人;同时他也是我们中国当代美术家群体当中唯一的有革命经历、并冲向现代艺术世界的一位老艺术家。他青少年时代献身于改变中华民族生存命运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他关注和投入的是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变革事业。这两者之间虽然领域不同,但是对周韶华来讲、对中华民族的当代意义来讲是“一体二位”,两种内容和行为方式很不相同,但思想实质是一致的,这是他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位当代重要艺术家之根本所在。

 

      《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基本上概括了周韶华先生这三十年来的所思、所言、所为,特别是他的艺术创作面貌与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关注。他关注中国艺术的过去和现在,关注中华民族的艺术往哪里去。他有预想,有自己实现理想的明确规划和实现这些规划的过程当中所做的全方位的努力。他曾经动员许多艺术家一同来实现这个理想,更以自己的实践与成果来充分体现这个理想。他的理想是现代的。他的理想目标不仅参照了西方,更是紧紧地参照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武汉是一个曾经影响了全国的重镇,而这个重镇的核心人物就是周韶华,他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贾方舟(中国艺术家批评网主持):周韶华先生的这次展览非常是时候,因为他的艺术成就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周韶华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过度中最重要、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大家。我所说的“艺术大家”包括了像吴冠中、刘国松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但是今天我不想从这方面谈,我想谈的是我们今天在座的或是没有到场的批评家,比如说皮道坚先生、彭德先生、鲁虹先生、李凇先生以及没有来的……这样一批批评界的中心人物、重要人物都是出自湖北,这个现象是特有的,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包括北京)都是没有的,什么原因?我觉得不能不归功于周韶华先生的努力。周韶华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刘国松先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自己的艺术能开拓创新,首先用自己的理论来开道,他们对艺术理论非常之重视,周韶华先生是我进入批评领域最早认识的前辈之一,也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周韶华先生在理论上不仅有建树,而且他在这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替代的。1985年,《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美术思潮》这三个刊物在全国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美术思潮》正是在周韶华先生的策动下产生的,而且当时为了推举新人,让彭德做主编,自己做副主编,可见他是用了多大的心力在推动年轻批评家的成熟。今天在座的湖北籍的批评家、理论家已经是非常成熟和有影响力的了。包括我在内,都应该在周韶华先生的功劳簿上记上一笔。

 

      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我首先要感谢湖北省艺术馆,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展览,而且主办了这样的学术研讨会。这次展览我看了以后感觉非常震撼,它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美术界(包括美术理论界和批评界)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典范。


      周韶华先生在这个展览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就是他执着的艺术追求、远大的文化理想和高屋建瓴的气魄,这在国内的艺坛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肩。中国水墨画艺术的转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很好的势头,促使现当代水墨画的转型最终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周先生的艺术实践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他的艺术实践过程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复兴民族文化的伟大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他把选择的目光首先转向周秦汉唐,从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并融会到他的现代感受的表达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气磅礴的现代水墨画风格。周韶华先生的艺术实践三十年如一日,正因为有这种坚持,才有这么多的好作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周韶华先生在文化上的自信也感染了我们,在他的作品面前,我们很自然地会有一种文化上的归宿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现当代文化,我想周韶华先生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这将是我们可以用很多文章、很多研究来发掘的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彭  德(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刚才几位朋友和老师从宏观的角度谈论了周韶华老师的地位和价值,我想具体地从艺术风格上讲一讲他的特点:周老师的艺术风格有两个旋律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什么是隔代遗传呢?就是绕开宋元明清的文人画传统,直接继承周秦汉唐的艺术风貌。周秦汉唐的艺术风貌有几个特点,比如单纯、厚重、阳刚、大气、壮美;而文人画的特点是阴柔、繁复、轻灵等。我们比较一下中国画坛的三个具代表性的人物——吴冠中先生、周韶华老师、刘国松先生,他们三个人的风格是有区别的。吴先生的风格保留了江南文人画轻灵的作风,周老师的画风不同于吴冠中先生的,也不同于刘国松先生的。刘国松先生的水墨画比较靠近抽象,周老师的风格比较倾向于象征与寓意,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绘画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周老师往往是用大笔、大块面构成气势很大的画画。他的小画大气,大画单纯。


      什么是横向移植呢?横向移植就是把西方艺术中一些有助于表达他的大气、厚重、阳刚画风的因素纳入自己的画面之中,比如说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这样一些因素,比如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油画、水彩画的某些画风。人们从他的画面中感觉到不是传统的水墨画,而是一种中西交融的水墨画。周老师的画风特别能够体现这个时代。他把山水画题材转化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这种艺术形式又承载了这个时代的气魄与精神,他是在几个转换中做得最好的艺术家之一。

 

      董小明(深圳市文联主席、深圳画院院长):我认识周韶华先生近三十年,今天仍称呼“老周”比较习惯。当年老周到浙江画海,开始了“三大系列”创作的征程,在杭州这个传统中国画的堡垒用排笔作水墨,使人瞠目,那张画我至今还保存着。我历来熟悉老周的画,但今天在展厅,我的心情相当澎湃,萦绕心间,呼之欲出的是一个字——“大”。老周的艺术始终贯穿“大”字:首先有博大的情怀、有大气磅礴的画面、也展现了大家的风范。作品取材于大河、大江、大海,是大题材;抒发了一种大喜、大悲、大爱,是大的主题;风格是大笔、大墨、大画,称得上是当代水墨画艺术中的鸿篇巨制。

 


      从老周的作品中,我体会到了艺术的传统和革新的高度统一。在大家的心目中,周韶华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就是革新,但实际上他在对传统的继承上是付出努力并卓有成就的。他对传统的继承不拘泥于一般笔墨和形式上的研究,而是努力追求着中国画所承载和蕴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转型的历程当中,特别是自八十年代到现在将近三十年这一非常激烈的转型过程中,老周以他独立的思考、理论和学术上的建树,创作上独具一格的面貌在中国现代绘画转型当中站立起来。他的认识、追求和实践,正是在创造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水墨画。从老周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一位艺术家对艺术成就的追求和社会责任的担当达到的高度统一。周韶华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从投身社会革命一直到艺术的革命,无论是作为一位文化事业的领导者、艺术活动家还是作为理论家和画家,始终都体现出他作为革命者的理想、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周是一位特殊材料制成的艺术家,是这个大时代的产物,如他自己所说就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当今中国的美术需要更多的像周韶华这样的艺术家,我们以及比我们更年轻的艺术家,都可以从他的艺术实践和成就中受到很多启迪。

 

      李建国(《画刊》主编):前面有好多先生都谈到了周老的艺术成就,我主要想谈谈周老和《画刊》的关系,以及和当代艺术的关系。周老是老革命,又是老干部,在他身上有很多耀眼的光环,但是我觉得最耀眼的是作为一个老艺术家的身份。从远古文化的开端到“长江系列”,“大海系列”,这是一部非常壮观的史诗,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从中也折射出了周老做人的非凡气度和大家风范。周老创办了《美术思潮》,在他的关注下,这本刊物在当时的现代艺术大潮中起了十分卓越的宣传和推动作用。同样,我们的《画刊》也是在周老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下走过来的。当你以开拓的姿态,开放的心态来关注当代艺术进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有时是孤独的,要承受各种压力和打击,甚至灾难。我们办《画刊》可以说是历经磨难,最严重的时刻画刊几乎面临要停刊的危机,有这么一些人将学术上的分歧上升为政治斗争,不停的给我们的上级部门和中央写信施加压力。在危难时刻,是周韶华先生拍案而起,给中央写信,驳斥了强加在《画刊》头上的诬陷和不实之词,显示了一身的凛然正气,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这就是我要对周老所表达的敬意,他在我们最艰难无助的时刻伸出了援手。不仅是我们不会忘记周老对我们的贡献,中国的艺术家,批评家也会牢牢记住周老对中国当代艺术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所以我非常真诚的在这里向周老说一声:谢谢!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感谢湖北省艺术馆举办了这样一个精采的展览,这个展览让我们重新回顾周韶华先生从开始提出来的理论和他的绘画创作,让我们能够看到周韶华先生的在艺术上的整体成就,在现代水墨画艺术的变革和转型过程中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中国当代画家中能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在一起的为数不多的画家之一。


      对于周韶华先生的艺术,有两个方面让我感触很深:一是民族的自信,这通过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周韶华先生在艺术当中溯源周秦汉唐,周秦汉唐的文化是发生在中国文化传承处于变革、进行整合的时期,所以它具有宏大的气象、开放的精神和有整合力的品格,这正是今天中国画面临转型的重大课题。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冲击碰撞过程中,如果没有这种整合力,是很难把西方文化当中的有益因素吸纳进来,丰富和完善我们自己文化的,这个过程就需要有民族的自信心。周韶华的艺术明显地体现出这种民族自信,所以他要溯源,去追溯黄河、长江的源头,去寻找中华民族的立足点和精神的家园,而他提出的“隔代遗传”、“横向移植”、“全方位观照”等理论,都是基于这样的目标。第二点是文化的自觉,周韶华先生是站在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角度上来从事领导工作、从事理论思考、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这种文化的自觉,是中国优秀的知识份子、优秀的文人所具备的品格,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和今天的知识份子都在提倡并坚守的精神。对周韶华先生的艺术探索,也曾经出现过不同的看法,但他顶住了压力,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目标和振兴民族文化的抱负,回头来再看,他的坚持是对的,三部曲足可以说明一切。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我发言的题目是《大时代中的周韶华》,我说的“大时代”,不是指太平盛世,恰恰相反,是指动荡、转型的时代,历史上的大时代都是如此。从大时代的角度来看艺术家,他的道路和选择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我们今天看周韶华先生,不光是美术的事情,也不止是他从艺六十年的事情,我觉得周韶华先生的意义在于,他在晚清以来延续了近百年之久的大时代中,以个人的行为,以个人的艺术,印证了大时代的种种问题:救亡的问题、革命的问题、民族独立的问题;启蒙的问题、现代性的问题、文化重建的问题等等。


      他展览的题目是《黄河·长江·大海》,我觉得特别具有象征性,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读黄河、长江、大海;解读他从战士到艺术家的经历,这里面很有暗示性。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动的现代化,正因为是被动,才有周韶华作为一名战士的身份和经历。他作为一个战士,寻求的是民族的生存之路、为了民族的解放来努力建设一个民族国家。他的战士身份印证了大时代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民族如何获得独立和承认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来进行文化选择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周韶华先生又以他的艺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是一个人如何在大时代中、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和道路选择,从个人可以印证时代,从时代可以解读个人,从而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一种对应性的关系。

 


      我们研究周韶华需要建立新的阐释框架,在他已经成功的举办了画展,在他已经到了八十高龄的时候,我们研究他的作品才刚刚开始!

 

      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系主任):刚才几位学者讲得很精彩,尤其孙博士,他的想讲和我有契合之处。我讲几点。一,我觉得首先要把周老的艺术放在一个大背景下来看,这个大背景就是:百年苦难与中国复兴。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的,就是这两件大事,一件事是苦难,另一件事就是复兴。周老生在苦难的中国,参与了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是他人生的大背景,更是他的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二,而在这大背景之下,突显了一个大主题,那就是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社会进程,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这个“革命”。革命运动席卷了几乎全体中国人,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革命和大背景是互相配合的。苦难的中国催生出复兴的希望,而复兴的方式就是革命,几乎不间断地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主题中展开的,其展开的重要方式就是革命的艺术。三,改革开放,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让艺术的发展得到了一次转型的机会,周老的艺术恰恰就是在这个伟大的契机中,紧紧抓住变革的精神,而获得了他的成就。其实,关于艺术与革命,直到今天,人们也还在争论,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不管如何,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样一个重要的契机,这三十年,整个艺术是不会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四,借着改革开放的重要契机,周老完成了艺术的一个重大转型,从过去那种以宏大叙事为基本方式的描述性的现实主义革命艺术,转型到以表达中华文明与当代文化的伟大精神的宏大抒情。过去的艺术以表达革命主题为主要目标,改革给了周老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用一种阔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审美,去开创一种全新的艺术,用以提炼具有时间意义的伟大的精神品格。这种宏大抒情其实也是应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是从整体上表达时代的一种强烈的浪漫情怀。也就是说,周老的艺术是在一个大背景下,在一个伟大的主题的感召中,利用一次重大的契机,完成了当代艺术的一次转型,从而为时代留下崇高而具概括力的崭新形式。回过头来看,周老的艺术又回应了百年苦难中顽强复兴的中华文明的诉求,而得以成就一个时代的价值。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看周老的艺术,就很清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老的艺术是前无古人的,因为他实在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陈云岗(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我谈几点感受:有幸26年前,在神农架参加由何溶、周韶华先生组织的美术理论研讨会议之后的今天,在武汉又参加周老的大型画展开幕及研讨。80年代初,周先生即提出了“隔代遗传”与“横向移植”等著名论断,并在他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身体力行。第一,周韶华先生非常具有勇气:挑战传统模式的勇气,颠覆传统观念并在寻求继承传统与有效嫁接当代性的契合点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在这种突破中他苦苦摸索了三十年。第二,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朝气。从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活力生命力与原创力。无论是取材、形式,还是语言、笔墨,都充满着一种来自于作者从现实山川壮美中体悟到的具有生命感的朝气。第三,大气。周韶华先生秉承着具有东方天人合一色彩的大观念,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才有这样俯瞰苍茫大地的大构图、大视野,所以在作品中才有了具有如此恢宏气势的大笔墨、大框架。第四,韧性。周先生数十年来无论风吹浪打,毁誉荣辱,我自岿然不动。以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思想自己的思想,秉持自己的理念,在不排斥有效吸收其他有益艺术营养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探索。所以,周韶华先生是一位开一代风气之先的画家。湖北曾经是中国美术人心目中向往的一块圣地,而周先生是一位令中国美术人景仰的、具有标志性的画家与旗帜。

 

      李  凇(北京大学教授、美术学系主任):我觉得这次展览远远不止是周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个人的回顾性画展,更多地是对当前文化背景的思考,以及对将来文化发展的期待。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对以往三十年的回顾,就感觉对这次展览的意义认识不足。周老的画展我不止一次地看过,每次看都有新的认识,可以说周老的画给了我很多启迪,甚至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判读艺术作品的标准。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观察自然和历史的新眼光:“原来可以这样画的”!周老把自己的艺术个性和我们国家文化的公共性、民族的历史感和责任感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很多艺术家在反对极左思潮时强调个人的自由创作和个性,但是容易失去作为文化人和知识份子的历史责任高度,在这点上周老是树立了一面旗帜。他将个性、时代性、历史责任感统合起来,将理论思考和大量的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唤起大家的创新意识,更促发一种悠久的时间链接和博大的空间意识。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的“大”,是巨大体量的伸展、历史维度的蔓延和意识反思的深入之间的统合。这种俯瞰时空的眼光、引领文化潮流的勇气远远超过了一般艺术家的视野。他的大量创作、深邃的理性思考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远远超出了一个艺术家的定义,这在中外艺术史上都不多见,有很独特、很崇高的地位。我觉得对周老的作品、理论和实践目前研究得都很不够,对他的评价还不充分,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的课题。研究他不仅仅是总结一个出色的艺术家,更是对我们时代文化发展的深刻思考。期待以后有机会召开专门的理论讨论会。

 

      李全武(旅美艺术家):我出去二十多年了。湖北是我的生长之地,在此完成教育、留校执教,追逐艺术梦想。其间经历了许多事,结识到不少良师益友,尤其予我的人格及艺术成长有密切关联的艺术前辈,使我受惠终身。而周老正是其中一位重要的长辈。今天走进周老回顾展,令我感染至深。想到周老漫长岁月,持之以恒,穿越黄河、长江、大海,衷情而致理,成鸿篇巨制,展现对这片土地的爱恋,对这大时代的情怀。


      人类文明史的演进有两条线:一是原性文化。它是国族之生息文化,自娱自延,感性而封闭;而另一种则是在各国族原性文化之上,经知性系统纯化而浓炼所达及的智性文化。它以人类越地域、跨国族之综合智性系统中理性价值判断为依归。所谓人类文化记忆之挑剔,正是指这判断标准之谨严。国族、时代之文化兴衰,较量的正是这智性文化的高下优劣。而艺术家的作为造化衡量标准则是一尊坐标轴系:纵坐标就是艺术创作中智性之高度,横坐标则是艺术创作中技势之深度。纵横交汇的坐标点便决定了艺术家在史上的定位。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皆感召于周老艺术之造化及人格之魅力。周老人生八十年正值国情内忧外患动荡百年,他热忱投身攸关民族兴亡的制度变革中。共和国后又将其使命投向另一场变革——文艺变革之中。以中国画现代性为己任,至情至信至智,不断突破自我,在历史转折时期,不惧担当,成为新兴艺术思潮发动机式人物。


      以周老在其艺术和人生所达及到的多重造化,已然形成我想称之为的“周韶华现象”。此现象具备着某种深刻的象征性,这便是我们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持续研究他的缘由。西方学者为塞尚回顾展冠名“塞尚和他的时代”,实则是一种方法论:将文化演进中具有一定象征性的人物放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如此其历史定位便自有其说。

 

      沈  伟(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周老的艺术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历史意识,一个是文化意识。


      从历史意识的角度上来看,作为周老三十年创作回顾的这个展览,是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国运相一致的,但是这一点,源于周老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使命感和历史自觉意识,他是画界的一位先行开拓者。换言之,当八十年代初期许多国画家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问题时,他就已经开始思考水墨画如何在新的时代里进行相应的转换,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作品,在形态上就表征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变化。另外关于文化意识,这一点,周老不仅通过他的理论文章有过明确的阐释,而且他的作品也就是形象化的体现。他的作品,是在思考何为中国画、以及中国画何为的问题,他将各文明区域和地域中的优秀因素移植过来,然后转化到艺术所要思考的时代情境中去。而从他最初的大河寻源,到长江文化题材,再到现在的大海系列,他始终也是在华夏美学的文脉里寻求新的水墨艺术,就此而言,他这三十年的创作,也体现出这个时期文化领域中各种思考不断升华和深入的过程。


      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两者的综合,形成周老艺术理念和面貌的主体。陈寅恪讲过,做学问要有世界的眼光;王国维也讲,学问是没有“古今中外”的。这是学贯中、西者的肺腑之言。艺术与文化问题,尤其需要以大的眼光来洞察,不然就会陷于一隅之争,同样,对于周老的绘画,我们也应该站在更全面的角度去加以理解,因为他所关注的艺术问题,其实已经超越了中国画的领域,他是站在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先知先行的方位上。

 

      刘心亮(《中国艺术市场》主编):在我心目中,周韶华先生是令人敬仰的前辈,是真正的艺术大家。很早就听说过周韶华先生的大名。但是,真正与周老实际接触却只是最近三年的事。2005年,周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汉唐雄风”画展,引起了中国美术界强烈的反响与轰动。当时我也去看了,一口气看完了展览,感觉很过瘾,很刺激,很让人激动。接着又反复看了三遍。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当代的、真正的、优秀的中国画应该就是这样的。展览的名字叫“汉唐雄风”,展览作品表现的是汉唐时期的雄强,古朴,超迈。给我的印象大多是鸿篇巨制,画面大气豪放,波澜壮阔,但是有些细节又很精彩。把汉画像石、画像砖的造型纹饰与唐代雕塑、壁画的艺术图式相融合,然后作为艺术作品的符号融入了他的绘画创作中,把汉唐雄风的文化精神内涵通过他独特的绘画这一艺术样式,通过笔墨的形式符号化的再现出来。我是第一次看到当代中国的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再现汉唐盛世的雄强与文明。当时很是让我震惊与叹服,因为我喜欢汉唐,喜欢汉唐时期的文明,喜欢汉唐盛世的华茂与昌盛。周老绘画作品中富有浓烈汉唐符号的画面强烈的张力与厚实的、沉甸甸的,既凝重又耐人寻味的审美内蕴重重的击打了我的感官神经,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大脑深处。自此,周老的绘画开始让我思考:真正的当代的中国画家应该到底如何去从事中国画创作,如何去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借鉴吸收优秀的精神?当代的中国画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怎样走向世界等问题。2006年,周韶华的“荆楚狂歌”画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周老在这次展览的绘画作品中又融入了更多的“荆楚文化”的元素符号。从此,我开始认真关注周老的艺术了。由于国家画院为周老设立了艺术工作室,周老在北京上课授徒的时间多了,与他接触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因此,也就逐渐了解了他作为一代大家的高尚的品格与博大的胸怀以及他的艺术思想与绘画观。特别是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艺术大家的风范深深的感染着我。


      谈一点我真切的感受:我认为周老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家国意识与使命感很强的艺术家,他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审视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艺术家,是一个富有战略眼光、站在时代前沿制高点上的艺术家,是一个大胆革命,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再造辉煌的艺术大家。他是开宗立派的人物,是时代的骄子,更是时代的骄傲。他的美学思想与绘画创作,艺术理论与生活实践,都令人高山仰止,高屋建瓴。他之所以有着无限的勇气、旺盛的精力与无穷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因为他有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大山,有他所钟爱的最具中华文明内蕴的黄河、长江与大海。周老的作品,大美中寓豪迈、磅礴、浑厚与精彩、精致、精妙于一体,融中华古代文明与当代艺术精神和强烈的现代气息与一炉。创造了他独到的周家艺术样式,其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周韶华艺术体系。


      周老的美学思想、艺术主张、绘画创作与教学方法以及艺术体系等几方面都有待于以后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今天是周老的艺术与人生最辉煌的日子,我真诚的祝福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艺业千秋,光照人寰。

 

      邱正伦(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周老之所以能够把宏大的题材、叙事和内容,以宏大的气魄和手笔推到今天这个程度,而且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先生的艺术和他的思想里隐藏了十分自觉的历史主体意识。从黄河的寻根、长江的寻找,到大海的寻找,这里面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主体意识——准确地说是历史的主体意识,而且这种主体意识表现得非常自由和强烈。如果没有这种自觉而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要坚持中国画艺术的本土立场和当代意义的变革肯定是困难的。我想说的第二点是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毫无疑问,周先生整个艺术是站在本土立场的,我们一直探讨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探讨中国水墨画变革的历程,每个人都希望能超越,但这种超越不是说了就能做到的,而事实上周先生做到了,他从主体意识出发,和这片土地密切联系起来了。因此,周老的艺术既是本土的,又是当代的。或者说,他的艺术立足点是本土的,而他的艺术视野却是当代与世界的。

 

      李蒲星(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和美术史是不同的,美术史特别强调科学性,美术批评除了强调科学性之外还强调艺术性。美术批评的艺术性表现在随意和个性上,具体来说就是批评家对画家的选择,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批评家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立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合格的批评家应该具备起码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立场,而这些来源于学养和师承。我的思想受高尔泰先生的影响很大,作为一位美学家,他的名言是:“美是自由的象征”,我把这句话应用到了对艺术、特别是对中国画的研究中,形成了我对中国画判断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作品中的自由量越大,艺术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


      自由是一个巨大的概念,如果把它挪用到艺术中来有四个基本的表现:一,对自然的超越;二,对他人的超越;三,对自我的超越;四,对艺术本身的超越。衡量一个中国画家的价值就在于对他人的超越,“他人”一是指具体的某个人,二是指所谓的传统。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很推崇林风眠、吴冠中、周韶华、刘国松、董小明这样的画家。具体到周韶华先生,我认为他对传统的超越上表现在两点:第一是对传统山水画图式的超越,第二是对文人笔墨的超越。在这一点上,把周先生划归到现代水墨画家中是大的原则,他为中国画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吴  鸿(艺术国际网总编):作为一个晚辈,我觉得受益于周老有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从直接的层面来说,二十几年前刚学素描的时候,我的老师们都在看《美术思潮》,所以那个时候灌输给我们的现代思潮,很多都是从这本杂志上来的。我们今天所受用的当代艺术的成果,应该和八十年代初周老等在特定的时期,用他们特殊的身份来对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化进行支持、保护是分不开的;从间接的层面说,当初周老在武汉培养起来了一批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的理论家、批评家,这些对于我们晚辈来说都是间接地受惠于周老。


      前面很多长者和老师都已经讲得非常的深入了,这里我只是做两点补充。第一点,周老有两个很重要的艺术观,就是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他所说的在文化上进行隔代遗传,不是简单的视觉、图式上的复古,而要回到汉唐文化中的那种雄健、向上的精神,所以我觉得周老提倡的是一种进取、包容、自信的文化观。第二点我想从周老艺术语言的角度来谈。当个人的坐标建立在自信的文化态度上时,他所吸纳的对象可能不会再拘泥于某一种材料,应该是一种综合的文化观。周老把自己放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吸收了很多东西,到了大海系列这个阶段,他已不再拘泥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古今的文化了,这些作品像一首音乐、一支交响曲,打破了视觉和听觉、静态和动态之间的界线,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的综合体。

 

      靳卫红(《画刊》编辑):有人评价周老说,创新是年轻人的事情,这么大的年龄了还在创新,不容易。对于这个,我倒不是这么看。创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对年轻人来说创新有时候可能是出于新奇,但真正的创新是需要在文化上的内在要求和力量才能够完成的,所以,在周老的年纪要求出来的创新往往会更加有深度,也更加自觉,创新和探索不是因为好新奇,而是一个文化现象。我们都知道周老是反文人画的,但在看周老的作品时也会发现他和文人画之间有另一种联系,比如用笔,他正是经由文人画而走到它的反面,周老的用笔,笔锋全部散开了,尤其是大幅的作品,但力气却全部贯穿在里面,用笔大开大合,完全把用笔融入到需要表达的情境当时,我觉得可以从他的用笔当中继续深入的探讨。我作为学习水墨画的晚辈,完全清楚,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可以说,他的艺术已然是“周家样”,这也会成为中国艺术史当中无法忽略的样式。周老就像一艘潜艇,沉潜在中国文化深处,从汉文化的源头中寻找自己的艺术坐标,在合适的时候,他会驶向更加开阔的疆域,这也是我对周老整个艺术的看法。最后有一点想说的是,我对这次的展览印象很深,展览布置得很好,同时也提供了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比如制作的周老的年表,还有中英文对照,这在中国画的展览中,成其是老画家的展览中是很少考虑到这一点的。

 

      王  平(《美术报》副主编):我发言的题目是《时代艺术中的个性创造》。不少艺术家都希望艺术能够做到纯粹的自转,我想这只能说是一种梦想,任何艺术都不可避免地会围绕着社会风转、围绕着时代风转,艺术只能由历史长河的主流所决定。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华民族敞开胸怀、真正做到古为今用的三十年,在这里面周老师是我们研究时代与艺术命题的重要艺术家,他在培养扶植艺术人才上、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都体现出了过人的胆识;我们也从回顾中看到了周老师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艺术语言的建构体系中,他说“讲传统是为了建立当代,讲当代不忘包容传统”,极大发挥了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了对民族文化有观照力、对外来文化有融合力、对时代文化有创造力;在主张横向移植和隔代遗传的过程中,他特别关注盛世文化的语言,形成 “大璞不雕,大美无华”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体系,这与时代文化的主流精神是相呼应的,也必然会成为照亮未来艺术创作的精神火炬。

 

      严长元(《中国文化报》美术版主编):周老一直是我们很敬仰的人,他对水墨画的思考和实践,对后辈的培养和敢于担当民族文化责任的气魄,令人钦佩,我想拥有这样敬仰的心情也许是因为当代这样的艺术家比较稀缺。最近我们在策划一个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收藏工程的系列报道,这个是国家从2004年起陆续对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抢救性的收藏,我们现在拿到的二十多个专项收藏名单中,周老是在当代艺术家中为数不多的一位,这足以说明了他的精神,也和他多年的艺术追求是相一致的。文化报是文化类的主流媒体,我们也会倡扬拥有文化理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我为湖北有周老这样的艺术家感到自豪。

 

      谢  海(《美术报》评论部主任、策展人):我先说两件事。2004年,我在武汉策划“记忆的泊位·浙江当代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展览时,周老在展览前前后后一直在帮我张罗,直到展览开幕那天,他还从早上的开幕式、下午的研讨会一直帮我做“总监”做到我们答谢晚宴结束。那是一个奇妙的展览流程,我和我的朋友们回杭州时都在想“这个展览实在是有点不靠谱”。还有一件事,2005年,周老在杭州举办他的名为“汉唐雄风”的大型画展,而作为晚辈的我理所当然的在帮忙。他对我说,你也不需要张罗很多事,去找一些自己身边年轻的画家来,我要和他们说事。他说这话,当时着实吓了我一跳——显然,这是一个“不对称”的交流。事实上,周老作为一位风格已经相当成熟的艺术家对年轻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他吸收的程度是所有人应该相信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新艺术的看法。


      对艺术风格变化认识各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或许很多理论家在评论一个艺术家时说风格不统一,或者说风格不断地在变,没有办法作判断等等,但在我看来,影响上个世纪的一些重要的艺术大家,都是在不断追求自己的艺术自由和高度的,周韶华先生其实也是这样。他不断地在变化对艺术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表现在自己作品中,我想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化现象。当一个艺术家变成文化现象时,就有了特别的历史意义。
我们说周韶华的作品所呈现的面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转型期间的重要代表,就是因为他在萎靡、阴气弥漫的文化气场里改变了时代的格局,开了风气之先,雄强的、宽容的、开阔的、大气的、震撼的……几乎所有能够描述阳刚大气美学的词语在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注脚。如果说,他所追求的艺术风格让他作品成了新时代的一个坐标,那么我想说的是,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不断变换的年轻之心,一贯提携后学的周老用长者的和蔼、慈祥让他包括那些和他一样的前辈画家一起成为我们后来者的仰望的高峰。


      这是我在和周老接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想法。谢谢。

 

      郑  荔(艺术批评家网执行主编):对于我来说周老是一个精神性的艺术家,是一个具有哲学思想的艺术家,他有着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这次展览中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中国文化底蕴和他的艺术思想。虽然周老的只是单纯的以水墨作为创作的媒介,但展现出的并不是一种传统的水墨形式,他将一些当代性的语言表现形式注入到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之中,给我们展现出一种不一样的当代水墨绘画作品,可以说他把水墨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创新的精神是我们目前很多青年水墨艺术家所不及的。

 

      邹元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画的锐意革新大家周韶华先生带我们走进的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世界,这个世界带着远古仰韶彩陶的稚拙神秘气息,800年楚艺术的惊采绝艳色调,商周青铜器的狞厉庄严氛围,汉唐宫阙神骏的雄浑古朴气象,北宋全景山水的阔大豪迈胸襟——这是一个敢于间断线形历史,敢于取舍时空纬度的大手笔书写!

 


      所谓时空维度取舍关键在于“取”什么“舍”什么。即取大象无形之气,又取大象有形之色。在“无形”、“有形”之间,在“气”与“色”之外生成“有”与“无”、“气”与“势”的张力。而“取”就意味着“舍”。取大象有形之色就意味着“舍”弃“意足不求颜色似”的传统观念,就要商兑“留白”、“虚实生白”、“计白当黑”的传统诉求。时空维度的取舍就决定着在解构的基础之上重构的审美倾向。 


      所谓间断线性历史就是不拘泥于历史所自然形成的“遗形物”,对习以为常的构成“遗形物”的“范式”加以解构。解构就意味着对某些历史时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共同信念(范式)的突破。这里所说的“范式”(paradigms)包括两类:一是指由偏离规范而创造的艺术作品不期然所具有的共同的创造特征(或许仅仅是表面的相似性);另一类就是库恩所指称的表示科学发展的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相互交替的模式。科学的常规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范式”的制约下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而进行的定向研究活动。而当已有的“范式”对新问题提出的挑战不足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时,科学研究便会陷入危机,导致新的“范式”(科学方法论)的产生。由此可见出,这两类范式从根本上来说是可以重叠的,即提出“范式”的命题,实际上是为了从认识范式达到“突破范式”的目的。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之一姚斯就正是借用“范式”这一概念用以说明文艺研究也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不是日益积累事实和证据的过程,相反,文艺研究历史发展的特点恰恰在于间断、突破,在于质的飞跃,即旧范式不断被新范式所代替。


      周韶华正是用他的“横向移植”之法来“取”与“舍”,用他的“隔代遗传”之思来间断线性的历史传统。但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探索,我们不能就简单的把这种非定在的探索理解为总体化—同质化—连续性这种凝固的创作原则下的艺术书写,我们仍需要把这个当代艺术难以绕过的“现实”加以“历史化”的关照,甚至象米歇尔•福柯所做的那样将“周韶华现象”加以“知识考古学”的研究,尤其要将艺术家创作的非必然性的偶然性或突发性,非总体化的散落性或转换性,非连续性的断裂性或间隔性,非同质化的差异性或限定性做出审慎的分析,即不要从总体化—同质化—连续性这些“现成的综合”出发来做出看似合理、明晰,实则背理、模糊的判断。(以上发言摘自邹元江:《范式的突破与重构——周韶华中国画的审美领域》一文,由刘建国先生代为宣读) 

 

      孔维克(山东美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周韶华先生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中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美术在当代发展中的一代宗师。我想周老的成功大概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时代是一个艺术家能够成功的大背景;第二个是艺术家对文化的感悟和体现,文化的延续应该是艺术家向前发展的最基本的基因;第三个是艺术家所表现的母体,也就是他选择的艺术主题,这是艺术家的精神家园。第四个是艺术家的个体因素。


      一、刚才我们谈到了中国现代水墨的代表性人物刘国松、周韶华及吴冠中先生,这三位是在中国大陆及台湾水墨画在现代形态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旗帜性人物。在中国大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现在的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也就没有周韶华和吴冠中。刘国松也一样,他以前游离于这个文化圈之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我们改革开放之前,他就进行着实验水墨的探索,这是在港台的汉文化圈中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中思考的产物。没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当代文化背景,没有当代航天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宇宙视野,就很难设想有刘国松先生艺术面貌的出现。


      二、齐鲁文化的沉雄博大、兼容并包、坚韧不拔、孜孜不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元素,这种文化的积淀也在这块土地上出生的周老身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上述三位画家中有两位是我们山东人,周韶华是山东荣成、刘国松老师是山东青州人。受山东地域文化的熏染,他二人的作品虽然表现母体不同,但同样充溢着博大雄浑的阳刚之气。而吴冠中先生受吴越文化和江南阴柔之气的浸淫,则多见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情怀。谈到文化的影响和延续性,一是指历史与地域文化在艺术家身上打下的印记;二是指文化本身发展的既定规律,在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身上会有时代指向性的体现。当然这其中即有形而上的精神性的东西,也有形而下的技巧性表现。


      三、周韶华先生的八十抒怀——黄河、长江、大海系列作品展,展示了周老一生的艺术精神。艺术家的创作需籍母体而抒发、艺术作品则需要精神的载体。周老选择的艺术主题是黄河、长江、大海,这体现了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他关注民族的命运和生命的永恒,他找到了自己多年人生历炼和巨大艺术能量的释放点,自己与自然万物、古今文化对话的契合点,“黄河·长江·大海”这些母题也最能展示他的博大壮阔、气吞八方的胸怀。这些大自然的形态已经存在了千万年了,并且历代画家都反复表现过,而周老却画出了不同于古人和今人的艺术感觉、传达出了个性化的艺术信息和巨大的艺术能量。周老的艺术跋涉由象征祖国命运的黄河而起源,由他长期生活过的长江而孕育,最后回归浩瀚的大海。大海是周老从小生长的地方又从这里通向世界,这一主题不仅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也象征着他融汇东西文化的博大胸襟。


      四、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艺术家自身因素。艺术家的创作毕竟是个体性的劳动,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对艺术家个人因素的研究是不能忽视的,这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用今天的学历尺子打量看,周老几乎没上过几年学,他在部队里几乎是搬着《新华字典》来学文化的,周老今天不仅在绘画创作上彪炳时代,在艺术理论上也独有建树、引领风骚,他下的功夫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周老过人的才华,才华不是学来的,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艺术家成功的重要因素。对艺术及自然万物敏锐的感受力,对社会及大千世界深邃的洞察力、对宣纸及各种材料娴熟的把握和丰富的表现力,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人生。另外,还应该提到一个重要的“力”即生命力,周老不仅有着挺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更有着旺盛的个体生命力,他在八十岁高龄还能推出这样一个由大量巨幅作品组成的宏大展览,这也是一般年轻人难以企及的。


      最后,我也代表山东的美术界和山东父老乡亲,祝周韶华先生艺术之树长青,生命之河奔腾不息。祝周老健康长寿,谢谢大家!

 

      康  征(北京画院美术评论家):周老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绘画的范畴。他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文化思考的思想家,他通过图式语言来完成对文化精神的思考。这个展览的三大系列从根源上讲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三个层面。中国的文化是以博大为生命主体的,周老的绘画里强调了阳刚文化的生命符号,一个泱泱大国如何自强,如何建设我们提出的“中国气派”,周老的艺术给了我们思考的角度。在我们的心目中周老就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把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与周老的每一次接触中我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他的命就是艺术的生命,他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晚辈感到可敬、可佩、可学。
 
      曹湘秦(西安长安画院院长):周老是我的前辈、我的老师,他在研究长安画派上下了很多功夫,写了很多研究性的文章,并帮长安画派的老先生了结了很多心愿,作为长安画派的学生和后辈,我非常感激他。


      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感到很激动,周老一生磨难重重,他的一切都是自己闯出来的,非常难能可贵。他把艺术事业当成自己奋斗的事业,从展览可以看出,周老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推动当代水墨画的发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除了绘画外,周老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与修为,人品决定画品,人品和修为都是画品最主要的支撑部分。刚才好多理论家们谈到了周老把后辈学者、年轻的理论家推出去,为我们这个时代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没有谈到周老为老一辈艺术家所做的贡献,他对年轻一辈的画家是这样,对老一辈的艺术也是非常尊重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品与修为,周老的艺术一定会再达到高峰,一定会再创奇迹。长安画派的主要精神是创新,周老的艺术也是创新,他为我们后一代、为整个中国画的繁荣和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感谢周老,整个画界都为有您这样的老艺术家而骄傲。
 
      周韶华(原湖北省文联主席、艺术家):首先要感谢湖北省艺术馆馆长傅中望先生,这次展览从组织工作到布置都做得非常成功,整个氛围也让我非常感动。展览筹备了很长时间,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与艺术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艺术到了当代,不是画一张画拿出来看一看就行了,策展和布展都是二度创作,没有二度创作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效果。

   
      同时感谢学术主持鲁虹先生,选择哪些批评家来参加研讨会是很重要的,虽然今天每个人发言的时间都不长,但我觉得比有的人讲一个小时都要精采;我自己参加的研讨会很多,为我开研讨会的次数也非常多,但今天的研讨会我非常珍惜,这和学术主持的关系非常大。


      还要感谢到会的各位批评家、理论家、艺术家,你们的发言都非常有份量、非常地精采,帮我清理出了一个头绪,对我再认识自己、再提高、再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自己没有更多的话要说,这次画展的作品本身就在发言,我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在作品里,说到这一点就要提到创新了,创新首先要有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有了这三大体系创新才会成为可能。自己做事情一定要理论思考到位,比如说在八十年代初我就提出了“三大战役”,这是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思考,有了这样的思想理论体系,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文化定位、文化追求就很清楚了。大多数的创新一开始都会遭到反对的声音,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别人一反对一批评你就缩回去了,但只要自己有一个理论体系、有文化思想和追求,别人再怎么反对你也会坚持到底、义无反顾地去做。有文化理想也要有奋斗目标,这就需要有知识体系论的支撑,五千年的伟大文明可以提供很多的经验让你去思考和消化。上面说的这三大体系基本上都在我的文章里反映出来了,所以我不是光在那里画画,我是把技术体系与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结合起来了。再次谢谢大家!


湖北省艺术馆
纪要整理:胡  莺
现场速记:姚  柳
2008年10月

 
作品展示  

相关资讯  

· 我辈的文化担当 [2012/4/8]
· 大海回响曲--人生之路 [2012/4/8]

鲁ICP备09041308号

 

竹 清 阁 画廊 :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古山四巷

  威高民俗文化村 E座(清华里)208 室

                      竹清阁  杨秀清

邮编:264200

微信:87669940(竹清阁杨秀清)

电话13061167767 18606309038 (杨学平 微信:yxpp1978
网址http://www.zhuqingge.com 电邮87669940@qq.com
  邮箱:yuwen3248@163.COM 

汇款方式( 汇款人--杨秀清 )

中国银行:6013 8260 0200 2648 793    建设银行6217 0022 3000 0082 938  工商银行:6222 0216 1400 9002 830


大正网络Dzit.net 技术支持